民族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潇贺古道上的摩崖石刻
2016-04-20 11:29   网络

 

潇贺古道上的摩崖石刻

 

  潇贺古道贺江流域贺州市境内现存有摩崖石刻多处,有的一处摩崖石刻就有10多幅,如八步区灵峰山摩崖石刻就有11,这些摩崖石刻都分布在古道边或石山溶洞中,有的年代较久远,有的则是近代,研究潇贺古道摩崖石刻,对了解古道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川岩有两幅摩崖石刻,一幅是清同治丙寅年(1866)文人蒋汉卿所书的山水之胰”,石刻字径50厘米,刻于洞口的一块斜面岩石上。寓意为川岩四周山水、田园、村庄美丽,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另一幅是清同治十年(1817),广东南海战将潘遴所书独挽狂澜”,石刻字径100厘米,位于洞口上方约6米高的石壁上。近代广西著名书法家、史学家莫乃群先生参观后,对这幅摩崖石刻的书法艺术十分赞赏。

  麦岭镇月塘村御史岩宋代摩崖石刻群,是该村宋代进士周英纠隐居时所雕刻。周英纠,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官至事中,国课御史。德佑元年,金人横行中原,宋边关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周英纠怀抱忧国忧民大志,斗胆与班值御史入谏,写成了《攘胡匡夏》疏上奏。而恭帝偏安江南,不问国是,对忠良周英纠及幕友以蛊惑民心,扰乱朝纲而治罪。周英纠隐居在村边郎山的一个小山洞里,终生不娶。在洞顶的石壁上雕刻了炼丹所”“拙林道人”“请寻乐处”“三倒诗等几处摩崖石刻,其中三倒诗摩崖石刻是一首倒写,倒读,倒刻的七律诗,也是周英纠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

  新华乡井头湾村竹仔坳荒野的一处石壁上,有清永历七年(1653)朱盛浓题写的知米二字摩崖石刻,字径1米多,另附有小字若干。朱盛浓为明永历王总督侍郎,他动员当地农民反清复明,当地农民不乐于政事,朱盛浓暗讽这些农民只知道米粮,不知道政事。

  新华乡还有榜下村宋代董二十一娘摩崖墓志,作为墓志直接刻于石壁上,在贺州极为少见;还有大口岩清代募捐摩崖石刻,作为募捐碑刻于石壁上,在贺州也极为少见。在富川福利、葛坡、朝东、莲山等地还有多处摩崖石刻。

  钟山县比较著名的摩崖石刻有英家观音山、小钟山、碧云岩、合掌石等处。位于钟山县城旁边的小钟山有摩崖石刻5,其中元代至明朝的有农元帅平瑶复县治”“复治岩”“状元峰”3幅。近代民国的中楼记和抗日救国诗2幅。钟山县城以东一公里多的碧云岩,有宋代至民国的摩崖石刻11幅。位于钟山镇白马村的合掌石摩崖石刻比较有名,但该石刻年代久远,刻于宋元符三年(1100),现在字迹已经很难辨认,但碑文已经收入正史隋书列传中。该石刻内容是南朝岭南酋帅钟士雄之母亲蒋氏(?—607),因劝子归惰,封安乐县君,传其死后葬于此地。

  昭平县比较著名的有桂江百蛮遵道和黄姚文明阁摩崖石刻。桂江百蛮遵道位于县城桂江上游6公里的岸边石壁上,明万历十六年(1588),府江道(桂江旧时称府江)副使韩绍所题,字径1米多,现已被昭平水电站水库所淹。黄姚文明阁有原贺县贺街清末进士刘宗标所题小西湖摩崖石刻,字径约30厘米,寓意文明阁前面的姚江水面似杭州的西湖般风光秀丽。

  八步区的摩崖石刻最集中的是灵峰山,共有11幅。灵峰山是城市中心一座独立的石山,因为八步在民国初期之前只是一个小市镇,非重要行政驻地,到了民国以后,八步云集了一些政治、地方武装、矿商机构,所以,这些摩崖石刻基本上都是民国时期所题刻的。大部分没有落款,4处有署名的摩崖石刻中,一处是王赞斌的灵峰崖”,王曾在平乐专署管区任职。一处是李济深的灵峰岩”,李济深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在灵峰体育场参加八步人民抗日集会结束后,架起几把木楼梯直接在灵峰山西侧高高的石壁上题写了灵峰岩”3个大字。其中曲径忘机洞留有陈宝书的落款,陈于19361938年曾在八步矿业和平乐专署任文职。另一处是伍祖胥的乐此”,伍是何人?暂无查考。

  市区南岸尖峰山有徐悲鸿题写的瑞应来仪摩崖石刻1,字径1米多,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画家,徐一生没有到过贺州,书法作品是其为时任桂林县长梁景军的父亲梁文山墓地所题。

  八步区开山镇白鹤岩有清朝恩科进士、曾任贺县临江书院山长的苏煜坡题白鹤岩和清朝贡生莫兴居题天然普陀两幅摩崖石刻。

  市区附近还有第二高级中学校园内的观音岩和平桂管理区黄田镇长龙村的第一秀峰两处摩崖石刻。

(□ 文/廖家庄)


 

关闭窗口